南懷瑾先生說:「我們的情緒妄想,就是這一條牛;你的牧童是什麼?就是意識;你的繩子是什麼?就是氣,出入氣,安那般那。」  


   魯迅和牛  



    現在給你們講這一條牛了,這是禪宗漸修的心地法門,《牧牛圖》是普明禪師的作品。什麼是牛?魯迅有兩句詩很好:橫眉冷對千夫指,他當年在上海寫文章,大家指著罵;他俯首甘為孺子牛,自己低頭做一個牧童。我對魯迅覺得馬馬虎虎,但這兩句詩蠻有意思,可以看出來吧,他滿肚子怨恨之氣。橫眉,氣得眉毛都立起來,冷冷的,你們罵我就罵我,格老子我才不怕你們罵,阿Q的精神,寧可做一個小牧童。這是講與牛有關的詩。算不定將來國內年輕一代,出來一位好詩的人。魯迅這兩句是好詩。  


    亂跑的牛  


   《牧牛圖》講漸修法門,我們的心念就是一條牛,亂跑。這個圖在明朝禪宗很有名的,當年是木版的畫,日本人更捧這個《牧牛圖》。一條黑牛,發瘋一樣到處跑,這個牧牛的小孩子拿著繩子在後面追。這代表什麼呢?代表我們這個心,思想情感就是這一條黑牛,到處亂跑。這個牧牛的小孩拿繩子在後面追不上,拴不住。我們打起坐來心念第一步就是這樣。他寫了四句詩:



一未牧  


猙獰頭角恣咆哮
   奔走溪山路轉遙


一片黑雲橫穀口
誰知步步犯佳苗  




猙獰頭角恣咆哮,牛的那兩個角,威風得很,我們形容一個人很聰明,就是頭角崢嶸。恣是放任自己,咆哮是發脾氣亂跑亂叫,到處吹牛。奔走溪山路轉遙,這一條牛在山上田地裡亂跑,越跑越遠,我們的情緒妄想就是這一條牛。一片黑雲橫穀口,天黑了,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。第四句話是自己的反省,這個妄想情緒到處亂跑,誰知步步犯佳苗,自己把善良的根都扯斷踏平了,挖了自己的根,好的種苗都不發了。這是《牧牛圖》的第一步,就是我們打起坐來,平常情緒思想亂跑,想了很多的花樣,要做這個,要做那個,或者要做生意發財,要做官,都是妄想在亂跑。這個題目叫未牧,拴不住自己的妄想心念


把牛套住  


二初調  


我有芒繩驀鼻穿
   一回奔競痛加鞭  


從來劣性難調製
猶得山童盡力牽




    第二步我們只好學打坐,自己觀心了。十六特勝講,知道了,犯了錯誤,要把這個心拉回來。初調,總算找到了思想念頭,把這個亂跑的思想拴住了。我有芒繩驀鼻穿,拿個繩子把這個牛的鼻子套進去。現在我們用佛法的修出入息,用這個氣;呼吸這個氣是條繩子,把心性這個牛套進去。一回奔競痛加鞭,這個牛再發脾氣亂跑,就抽它一頓鞭子。所以你打起坐來修安那般那就是一條繩子,把這個心念拉回來。從來劣性難調製,亂跑了,就重新來過。像修呼吸法,安那般那,一下又忘了,又是別的思想來,心息沒有配合所以又跑了,這是自己的習性,愛向外跑。猶得山童盡力牽,要靠這個牧童拉回來,牧牛童子是我們人自己的意志,用意志把思想念頭拉回來了。這是第二個圖案,你看畫的這一條繩子,穿到牛鼻子上去了,這個牛要走,這個小孩拼命拉


三受制  


漸調漸伏息賓士
渡水穿雲步步隨  


手把芒繩無少緩
牧童終日自忘疲  




   第三步叫受制漸調漸伏息賓士,這個牛給繩子穿慣了,漸漸乖了,小孩子輕輕一拉就帶走了


    這裡我講一個故事給你們聽,抗戰的時候我有兩個師長朋友,一個帶兵笨笨的,胖胖的,他的部隊很散漫,不大訓練的,可是打起仗來他的兵都會拼命。另有一個帶兵非常精明,沒有哪一點不知道。有一天我去看他,正好看他的部隊經過,有一匹在跑,他就罵那個管馬的馬夫,笨蛋!把那匹馬拴住。馬夫跑過去拼命地拉,反而被馬拉著跑。這個師長跑過去,兩個耳光一打,把繩子接過來,一轉一轉,轉到馬的旁邊,輕輕一帶就拉過來了;然後把繩子交給馬夫,又打他兩個耳光,笨蛋!馬都不會帶。  


    牛也好,馬也好,發了脾氣,你把那條繩子轉一轉,轉到鼻子邊上,輕輕一拉,它就走了。你看佛教我們修安那般那,你心念亂跑,心性寧靜不下來,所以佛教你眼觀鼻,鼻觀心,只要把呼吸管住,慢慢那個心念就調伏了。所以我講這個故事是親自看到的,看到漸調漸伏息賓士,這個牛不敢亂跑了,鼻子拉住了。渡水穿雲步步隨,這個牛跟著小牧童,一個七八歲的孩子,跟著他一步步走,乖乖的不敢動,因為繩子在牧童手裡,氣已經被控制了。手把芒繩無少緩,牧童終日自忘疲,牧童手裡拿著芒繩,一步都不敢放鬆。所以你用功做呼吸法調息,自己不感覺疲勞。你看這個圖案,黑牛的頭髮變白了,呼吸已經慢慢調柔了,自己看住它。你的牧童是什麼?就是意識;你的繩子是什麼?就是氣,出入氣,安那般那


呼吸調柔


    你的意識心念專一把心息合一調柔,這是第三步了。你看他畫的圖案,這個牧童很輕鬆了,拿著鞭子,隨便拿個樹枝。牛呢?頭開始白了。白代表善良,黑代表惡業。受制了,你的工夫心息能夠合在一起了



四回首  


日久功深始轉頭
顛狂心力漸調柔  


山童未肯全相許
猶把芒繩且系留  




    第四步回首,這個牛回頭了,就是心念給呼吸、給繩拴住了。日久功深始轉頭,這個牛不亂跑,心歸一了。顛狂心力漸調柔,平常那個亂跑的心性軟下來了,跟著呼吸的來去,就是數息以後隨息了。山童未肯全相許,猶把芒繩且系留,可是我們的意念不要放鬆,心息固然可以合一了,心念專一還不能放手。這個圖案畫得很有意思,牛的頭頸這裡都變白了,個性柔和得多了。本來這個放牛的孩子站在牛旁邊的,第六意識不用心了,不過拉牛的繩子還要拉住  



心息合一



五馴伏  


綠楊蔭下古溪邊
放去收來得自然  


日暮碧雲芳草地
   牧童歸去不須牽  




   再進一步馴伏綠楊蔭下古溪邊,這個放牛的孩子不拉繩子了,意念不再那麼用力,自己的心性思想也不再亂跑,隨時跟出入息合一了。這就是六妙門的隨息快到止息的階段。放去收來得自然,舒服啊,這個牛乖了,思想不亂跑,隨時在做工夫的境界裡。日暮碧雲芳草地,這個境界自然舒泰,牧童歸去不須牽,牧牛的孩子手拿牛繩,自己回家了,牛也不拉了。我們鄉下小的時候看過,那個乖的牛,到晚上自己會回來的。畫的牛已經三分之二都變白了,善良了



六無礙  


露地安眠意自如
不勞鞭策永無拘  


山童穩坐青松下
   一曲升平樂有餘 


 



    第六步無礙,這個牛差不多全白了,都是善良,心性調伏了,只剩尾巴那裡一點還黑的。牧牛孩子在哪裡呢?吹笛子去了,自己去玩了,牛歸牛,小孩子歸自己了。這個圖案叫無礙,工夫差不多打成一片了。露地安眠意自如,露地就是曠野空地,白天夜裡工夫自然上路了,永遠在清淨定的境界裡頭。意識不用心,自然都是專一清淨,就是我們第一次講的,已經是四瑜珈到離戲階段了。不勞鞭策永無拘,這個牛都不要管了,心性妄想自然不生,清淨了,也不要鞭子打了,也不要注意了。這個第六意識自然清淨,妄念清淨了。山童穩坐青松下,一曲升平樂有餘,身心非常安詳。這個牧童什麼都不要管,這個第六意識、意根已經清淨,穩坐青松下面,無事吹笛子玩。宋人的詩短笛無腔信口吹,隨便了。這個牛呢?到家了沒有?還早呢  



心無掛礙


七任運  


柳岸春波夕照中
淡煙芳草綠茸茸  


饑餐渴飲隨時過
石上山童睡正濃  




    到了第七步任運,這個牛後面尾巴也沒有黑的了,剩下都是善業,念念清淨。柳岸春波夕照中,詩中的圖畫多可愛啊,江南的春天,水綠山青,堤岸楊柳,太陽照下來的那個境界。淡煙芳草綠茸茸,煙雨濛濛,淡淡的煙霧,滿地都是芳草,綠楊一片青幽。這個時候有沒有妄念呢?有妄念。但是處理任何事情,自己念念空,沒有煩惱,很自在,觀自在菩薩了。饑餐渴飲隨時過,餓了就吃,口幹了就喝,隨緣度日,一切無礙。《心經》上說:心無掛礙,無掛礙故,無有恐怖,遠離顛倒夢想。第六意識呢?這個牧童呢?石上山童睡正濃,睡了,太舒服的境界,第六意識不起分別了。你看畫的那個小孩子,躺在那裡睡覺,牛也沒有離開,自然在吃草。工夫到這一步叫任自在。哪怕你做董事長,做老闆,或者給人家打工,開會、做工的時候,心境都是一樣的。就是十六特勝的喜受,樂受,心作喜,心作攝,心作解脫那麼自在


 


八相忘  


白牛常在白雲中
人自無心牛亦同  


月透白雲雲影白
白雲明月任西東




    這是第八步功夫相忘,這個牛 不是普通的牛了,已經升天,相忘了,也沒有呼吸往來,也沒有妄念,也沒有身體,也沒有空,也沒有知覺,一片清淨,一片善的境界。白牛常在白雲中,一片光明。人自無心牛亦同,一切煩惱都沒有,一切妄念沒有了,身心在這個境界。月透白雲雲影白,月亮透過白雲光明出來,白雲、月亮,一片光明,白雲明月任西東。這第八步工夫是得大自在,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,心無掛礙  


九獨照  


牛兒無處牧童閑
一片孤雲碧嶂間  


拍手高歌明月下
歸來猶有一重關  




    第九步獨照,牛沒有了,妄念雜想沒有了。牧童,第六意識睡覺也走了,什麼都沒有。牛兒無處牧童閑,牛找不到了,牧童閑,就是意識清明。百丈禪師講的靈光獨耀,迥脫根塵。牧童悠閒自在,牧童就是我們自己。一片孤雲碧嶂間,青天上面還有一點點白雲;碧嶂,這個境界清明,牧童自己明白了,工夫到了。拍手高歌明月下,一切空了。密宗講見到空性,空了什麼都沒有,你以為對嗎?還早呢。歸來猶有一重關,因為你觀空了卻不能起用,一起心動念就覺得亂,那是工夫沒有到家。所以我罵某人,要他工夫做到了再出來做事,那個時候就不會亂了。所以這步叫獨照,能夠出世,不能入世,還不行,不是大菩薩的境界


 


十雙泯  


人牛不見杳無蹤
明月光含萬象空  


若問其中端的意
   野花芳草自叢叢  



    到了第十步雙泯 能夠入世,也能夠出世,提得起也放得下,能夠空也能夠有。這個時候可以入世做事了,在家出家都可以,做男做女都可以。雙泯,空有都沒有了,人也不見,牛也不見。人牛不見杳無蹤,照見五蘊皆空了。明月光含萬象空,只有自性一片光明,有也可以,無也可以;入世也可以,出世也可以;煩惱也可以,不煩惱也可以。工夫到這一步境界,可以說修行有了成就,差不多可以開悟了。若問其中端的意,究竟怎麼是對呢?很自然,野花芳草自叢叢,到處都是,不一定出家才能做到,也不一定在家才能夠修道。得大自在,就是觀自在菩薩。  


   《牧牛圖》講完了,我們這裡這一條牛也擺在前面,怎麼管它?有十步工夫,心地法門配合十六特勝,現在你都知道了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玄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